share on
國際勞工組織表示,全球約一半國民生產總額(GDP)依賴大自然和可持續管理的生態系統服務,其中包括農業、漁業、林業和旅遊業12億個職位。
氣候和環境變化,近年迅速成為減貧、促進體面勞動、可持續發展和追求社會正義的最大威脅。
勞動世界迫切需要走向環境可持續發展,國際勞工組織(ILO)的執行機構國際勞工局理事會分享向人人享有環境上可持續的經濟和社會公正過渡的詳細資訊,包括需要考慮的產業政策和技術。
這是2023年6月5日至16日舉行的第111屆國際勞工大會議程的一部分。
未緩解氣候和環境變化的觀察和預測影響
未緩解氣候和環境變化的觀察和預測影響正變得越來越清晰和無可爭議。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最近一份報告中作出結論指,全球暖化正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難以管理,並將對所有生態和人類系統產生持久深遠的影響,其中對人類健康和福祉的負面影響尤其顯著,包括導致熱壓力、營養不良和影響心理健康。加上更多極端天氣事件將導致沿海地區受風暴侵襲,以及對基建設施和主要經濟行業造成破壞,國際勞工組織預計,要修復因氣候和環境變化而受損的基建設施將成為大多數國家最沉重的經濟負擔,並因而減少對其他主要範疇的投資。
國際勞工組織進一步指出,全球約一半國民生產總額(GDP)依賴大自然和可持續管理的生態系統服務,其中包括農業、漁業、林業和旅遊業12億個職位。
由於貧困人口往往過度依賴自然資源來維持生計和作為糧食儲備,如果氣候變化不加以緩解,未來十年將有多達1.3億人被推向貧窮,導致流離失所和離鄉背井。事實上,世界銀行估計,到了2050年,多達2.16億人可能被迫要離鄉背井。
與此同時,除非顯著加大改善力度,否則不斷變化的氣候和環境將改變人類生活、工作、消費和生產的方式。除了氣溫逐漸變化、以及海平面上升和乾旱的累積影響外,氣候也變得越來越難以預測,出現持續的熱浪、更強的風暴和颶風、以及其他極端天氣事件。國際勞工組織的研究表明,在2000至2015年間,由於人類活動而引起或加劇的各種環境相關災害,估計每年損失2,300萬個工作年。
除了經濟和工作時間損失外,氣候和環境變化亦對職業安全和健康構成多方面的威脅,包括僱員因熱壓力、災難性天氣事件、接觸危險化學品、空氣污染和傳染病等而受傷、患病和死亡的風險增加,尤其戶外工作的人士將更長時間受到氣候變化、喪失生物多樣性和污染的更大影響。據預測,到了2030年,單計熱壓力便導致損失相當於8,000萬個職位的生產力。國際勞工組織的一項研究估計,到了2030年,由於預計全球氣溫上升,有2%的工作時間將會因過熱而無法安全就業。
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能源過渡和其他主要經濟行業轉型將創造就業機會,並大力推動技能升級、可持續企業創建、更具彈性和包容性的經濟增長、更高生活水平和可持續發展。就業方面,國際勞工組織的研究表明,公正過渡創造的就業機會將抵消職位流失風險,並帶來職位淨增長。
儘管如此,這種正面的勞動力市場和社會成果並非自動生成。要在這些複雜的過渡中抓住重大機遇實現充分、高生產力的就業、社會包容和人人體面勞動,必須加緊制定和實施具體政策,以推動包容性宏觀經濟增長、可持續發展企業、技能發展、其他積極的勞動力市場干預措施、社會保護、職業安全健康等工作權利,並通過社會對話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向包容性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經濟公正過渡的就業影響
氣候和環境政策是應對氣候和環境變化的關鍵。然而,國際勞工組織也意識到它們可能會對社會和經濟產生不良的影響,尤其在經濟上處於弱勢的群體。為了避免這種意想不到的影響並善用體面勞動的機遇,制定和實施氣候和環境政策必須以社會正義和公平為基礎。通過將社會正義考慮納入環境和氣候政策,各地政府可善用其潛在積極影響並減輕任何負面影響。
儘管如此,大多數氣候和環境政策並未有系統地運用促進社會和就業的工具,也沒有透過社會對話和協商推動參與進程。通常並行制定和實施的支援政策需要一致納入考慮,包括宏觀經濟、部門或行業、社會和就業政策,例如可持續企業創建、就業投資和技能培訓。
在此背景下,國際勞工組織認為全球氣候和環境政策措施可能推動全球所有行業的就業淨增長。研究估計,與一切照舊的情況相比,在2030年前邁向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的共同轉變可創造約1億個職位。然而,如果沒有一套相應的社會和經濟政策配套措施,碳密集和污染行業可能會出現突如其來的職位流失,約7,800萬個職位可能被摧毀、重新配置或重新定義,因此需要完善的政策來管理過渡。通過以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可額外創造2,000萬個職位。
氣候和環境政策引發能源、工業、交通、農業、海洋與林業、污染管理和回收等經濟行業內部和之間的整體經濟結構轉型,這些政策不僅直接影響行業本身,也間接影響供應行業,因此從根本上改變各國的經濟、商業環境和勞動力市場結構。
重要的是,如果缺乏適當的技能、社會保護、以及社區和地區得不到一致的結構、產業和宏觀經濟政策支援,勞動力市場可能無法過渡至新的行業和商業模式。因此,此類政策對於快速推動勞動力市場轉型至關重要,包括投資技能開發和終身學習、社會保護、以及積極參與社區和國際勞工組織作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國際勞工組織按行業提供概述。
能源和公用事業
值得注意的是,能源和公用事業排放的溫室氣體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超過70%。然而,氣候政策對該行業的直接就業影響相對較小,預計到2030年全球淨增長約100萬個職位。
然而,如果包括對供應行業的間接就業影響,到了2050年,由於對生產潔淨能源技術、建設綠色基建設施和改造建築的需求增長,可再生能源行業有潛力創造約4,300萬個直接和間接職位。到了2030年,所帶動的就業效應將帶來800萬個淨增長職位,尤其因轉用更便宜電力而節省的汽油支出,以及僱員的額外收入,將進一步增加服務業的需求並創造就業機會。然而,由於隨之而來的重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生產行業將損失多達800萬個職位。
地區方面,國際勞工組織最近關於東南亞逐步淘汰煤炭對就業影響的研究強調,作為集中生產煤炭的地區,維持就業很重要,因為職位流失將阻礙並拖慢能源過渡。印度、印尼、菲律賓和南非的綠色職位潛力評估表明,逐步減少使用煤炭、配合使用風力和太陽能生產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可創造比煤炭開採行業所流失的更多就業機會。
運輸
運輸行業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尤其是道路運輸,約佔全球排放量的25%,也是煤灰和當地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每年導致全球約800萬人死亡。自願或強制制定目標,於2030年前推動工業化國家和汽車生產國50%的車輛實現全電動化,不僅可減少排放,亦可為全球所有行業創造近1,000萬個淨職位。
類似能源過渡,主要由於結構性轉變,增加使用更經濟的電動車以及交通和公共運輸服務電氣化,供應行業創造的就業機會遠大於運輸行業的直接就業效應(僅增加70萬個職位)。
由於電氣和電池行業目前主要以亞洲為基地,因此目前預測大部分新增職位將集中在該地區。
農業
約12億個職位直接依賴有效管理和可持續發展的健康環境,尤其是農業、漁業和林業職位,環境退化威脅重要生態系統服務以及對其依存的職位。來自低收入國家的工人、農村工人、貧窮人口、當地土著和其他弱勢群體受環境退化和氣候變化的影響最大。
相反,他們可以從改善農業、漁業、林業和生物多樣性保育等氣候行動中獲益。事實上,一些國家已成功改善勞動力市場成果,在創造就業機會的同時建設自然資產、恢復土地、並避免發展增長對環境造成破壞和增加碳排放。
整體而言,應對氣候和環境危機的政策為勞動世界帶來兩大挑戰。就業挑戰在於過渡將導致職位流失、重置和轉型,同時也會創造新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剛開始受到關注的社會經濟挑戰是全球能源價格的過渡性上漲導致食品、醫療和住房等必需品的成本增加,這對低收入人士影響最大,因為他們很大部分的收入都花在能源和相關商品上,從而加劇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本來存在的性別、收入和工資不平等。
就業挑戰與機遇
就業挑戰方面,據估計,只有約2%的全球就業將直接因轉向碳中和和可持續產業和經濟的結構轉型而改變,遠低於資訊和通訊技術轉型帶來的影響 。
最受影響的行業之一是能源行業,以及相關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和供應行業。據國際能源署最新估計,全球有近4,000萬人從事潔淨能源相關工作,佔能源行業總就業人數的56%,表示潔淨能源行業的職位數目首次超越生產、運輸和燃燒化石燃料行業。
未來將需要更多潔淨能源工作和採掘活動,以滿足可再生能源生產和電動車製造所需的關鍵礦物需求。然而,可再生能源行業不斷增長的需求所帶動的新採掘項目也有可能取代或改變當地社區,並影響依賴健康環境的行業的生計。
為確保能源過渡不會導致新形式的社會不平等、排擠和環境退化,行業政策必須確保尊重工人和當地土著的權利,尤其是為技術產品和可再生能源開採重要礦物、以及處理退役太陽能電池板和渦輪機等電子廢物的工人和土著。
社會經濟挑戰與機遇
能源過渡政策存在令社會公平惡化的風險。由於能源是化肥生產、食品加工、運輸、烹飪和取暖的原料,能源成本增加提高食品和其他基本需求的價格,低收入家庭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因為食品、交通和住房支出佔低收入家庭開支很大比重,但在高收入家庭中所佔比重小得多,因此能源價格上漲正加劇不平等。
結果,數百萬人口可能因此陷入貧窮,就業機會可能變得更加不平等,性別、收入和工資不平等可能進一步惡化,從而可能導致政治不穩、社會動盪、衝突和對氣候政策的反對,因而又再阻礙氣候行動的實行。
有見及此,國際勞工組織將檢視關鍵政策,採取緊急行動以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可持續成果,並將考慮實施這些政策的關鍵流程和各種融資框架。
主要有四個要素:
- 促進共融、可持續發展和豐富就業機會的經濟;
- 確保社會公平;
- 管理流程;
- 為公正過渡提供資金。
感謝閱讀我們的文章!如您有任何意見,歡迎隨時告訴我們 — 按此參加我們的2023年讀者調查。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shar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