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on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會透過加快產業升級轉型、加大發展科技創新等作為應對策略。
鑑於美國的「對等關稅」措施,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會在七方面加大力量,包括加快產業升級轉型、加大發展科技創新等,以作出應對。
李家超於2025年4月8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表示,美國宣布對多個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其中向香港產品加徵三成四關稅,連同早前宣布徵收的兩成關稅,累計徵收五成四關稅。關稅措施影響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稅率加幅巨大,涵蓋商品範圍廣泛,為世界帶來極大風險和不穩定性。
香港作為一個高度外向型的國際自由港,李家超表示轉口貿易和物流業將面對壓力,對外貿易的企業,尤其中小企,以及跨境電商等,短期內亦無可避免會受到影響。
作為應對策略,李家超指特區政府會在以下七個方面加大力量:
1. 全面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加強向內地不同省市拓展產品內銷。
香港亦會善用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所給予的優惠待遇,同時吸引更多外國企業進駐香港,以CEPA的優待進入內地市場。
2. 加強國際交往合作,積極深化區域合作,並與更多國家和經濟體簽訂自由貿易協定。
特區政府正與沙特阿拉伯、孟加拉國、埃及和秘魯探討簽訂投資協定,並會繼續爭取盡快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
與此同時,特區政府已計劃在馬來西亞及沙特阿拉伯開設經濟貿易辦事處﹙經貿辦﹚。投資推廣署和香港貿易發展局亦分別在埃及開羅、土耳其伊茲密爾和柬埔寨設立辦事處,積極開拓經貿新藍海。
3. 加快香港產業升級轉型,發展高增值、創新驅動的經濟模式,推進建構高增值供應鏈服務中心、數字貿易、推動總部經濟等發展。
4. 加大發展科技創新,吸納高端人才,提升生產力和效率。
5. 大力推動國際金融合作,發揮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開拓新的資金來源和資金通道。
6. 把握多國需要分散地區風險的大趨勢,吸引外國企業和資金進駐香港。
7. 繼續向業界提供支援,協助企業應對挑戰,包括:
- 透過金融管理局協調銀行界協助中小企應付資金周轉的需要;
- 透過出口信用保險局為企業提供出口信用保險支援;
- 透過「BUD專項基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支持香港企業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新市場,尤其是東南亞和中東等「全球南方」的新興市場;
- 推出資助計劃支持企業加快數碼轉型,把握電商機遇;以及
- 協助企業更好掌握市場情況,做好風險管理。
相片來源/news.gov.hk
shar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