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on
從生活到工作,從兒童到成人,最近一場會議闡明各種可透過諮詢輔導和心理健康實踐獲得協助的迫切議題。Tracy Chan報導。
精神健康問題有不同呈現方式 — 缺乏精力、失去興趣、感到孤立和孤獨、疏離、怠倦、焦慮和抑鬱,甚至更糟的是結束自己的生命。
「『你說過最勇敢的話是什麼?』男孩問。『幫幫我。』馬說。」最近在香港舉行的諮詢與心理治療會議(NCPC)上一位嘉賓講者引述這個故事。開口求助不是放棄,反而是堅持不放棄,這或許是應對精神健康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法。
在贊助商香港催眠療法協會和Psychotherapy Society of Hong Kong(PSHK)的支持下,《Human Resources Online》於2023年9月28日舉辦是次活動。當日超過200位與會者在康泰會展商務中心聚首一堂,與一眾諮詢輔導、心理治療和心理健康專家,以及各行業的從業者和志同道合的專業人士,共同探討一系列圍繞心理健康和諮詢輔導實踐的重要相關議題。
以下是會議的一些要點。
我們因著緊而感到怠倦
一位嘉賓講者指出,對工作越著緊,越大可能感到怠倦。
怠倦有三種表現:
- 覺得能量耗盡或精疲力盡;
- 心理上對工作的距離感增加,或對工作產生負面或憤世嫉俗的感覺;以及
- 工作效率(生產力)降低。
造成怠倦的危險因素包括:
- 工作超出負荷
- 缺乏獎勵
- 缺乏社區
- 缺乏公平
- 價值觀差距
- 缺乏控制
要解決怠倦問題,我們要設定牢固的健康界線,否則很容易被打破。此外,亦要保持靈活和尋求行政支援等任何支持。
儘早發現症狀可以挽救生命
另一環節的嘉賓講者強調,自殺是兒童死亡的單一最大原因,背後的原因包括絕望、壓力、以及等待協助的漫長過程,而另一重要問題憂慮是媒體報導自殺的方式。
嘉賓講者形容青少年自殺是一種可怕的「癌症」,並表示要透過教育解決這一問題 — 教育家長、教師和年輕人如何識別症狀並提供協助。
她說:「我們致力幫助年輕人成為我們的大使。他們會接受培訓,以識別同伴的症狀,與他們交談,並告訴他們可以如何獲得協助。」
慎防社交媒體對孩子的影響
面對面的同儕互動等健康社交互動,可以顯著影響認知發展。然而,現時幾乎所有事情都用上智能手機,屏幕/社交媒體上癮正妨礙健康社交互動,加劇比較心態,並對一個人的行為、情感、健康、人際關係和職業發展造成長久影響,尤其是兒童。
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在社交媒體上的負面經驗每增加10%,孤獨感便會增加13%。因此我們應改變觀念,明白使用互聯網是一種特權,而非權利。進行教育、公開對話、掌握控制權和給予明確的期望有助養成健康的屏幕使用習慣,保護兒童一生。
尋找內在和諧
當日一位嘉賓講者表示:「倘若失去平衡、集中和中立,我們永遠無法作出正確的選擇,只能一直處於被動狀態,無法對生活拋給我們的任何事情做出應對。」
據嘉賓講者引述指,80%的職場疾病與壓力有關。要解決壓力的根源,祈禱、重複運動、冥想、散步,甚至不多於30分鐘的短暫小睡均大有幫助。
伴侶之道在於溝通
不安感、疏離感和無助感可能會影響或破壞伴侶之間的關係。
人們普遍存在一種誤解,認為妥協就意味著犧牲。事實上,關鍵在於兩個人一同努力,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取中庸之道。
兩人都要作出一點讓步,探索對方的界線,最終了解自己和伴侶的情感需求。
人們希望效力一家重視精神健康的公司
- 讓一名面對精神健康問題的員工參與員工支援計劃,然後忘記跟進。
- 讓一名面對精神健康問題的員工放病假,然後期望他們重新融入團隊,但不正視他們放病假的原因,也沒有就後續的跟進和調整進行任何對話。
- 每年10月世界精神衛生日前後安排一次性宣揚活動。
事實上,上述一切並非優先重視員工的精神健康,也沒有有效照顧公司員工的福祉。
小組討論環節的嘉賓講者強調促進職場精神健康的一些關鍵:
- 精神健康關注必須融入日常工作決策和日常職場文化。
- 高級管理層的語調很重要,他們代表領導層的承諾。領導層的取態會影響員工的情緒。
- 日常問候是建立信任的基礎,從而建立空間讓員工可以開心見誠。
- 提供教育,讓員工了解可如何獲得協助。
相片來源/Human Resources Online
share on
Follow us on Telegram and on Instagram @humanresourcesonline for all the latest HR and manpower news from around the region!
Related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