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on
本港第三波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來襲,在家工作再次成為許多人的常態,許多專家亦認為混合工作模式最有可能成為未來的主流工作模式。
混合工作模式結合遙距工作與在辦公室工作,隨著疫情持續影響我們的工作方式,混合工作模式在香港以至其他地區均越來越受歡迎。
據International Workplace Group表示,85%的企業認為較大的工作地點靈活性可帶來較高生產力,而Gartner的一項研究發現,74%的首席財務總監有意讓一些員工轉為永久遙距工作。
這些數字為混合工作模式興起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
這個主張得到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Poly的深入報告《混合工作模式:在工作實踐、空間和文化中創造下一個常態(Hybrid Working: Creating the Next Normal in Work Practices, Spaces and Culture)》所支持。
該報告指出:「在許多情況下,大規模實行遙距工作已證明員工如何在保持更好作息平衡的同時,以相同(即使不是更高)的效率和生產力運作。」
該報告的主要結論之一,是91%的企業支持在家工作,比全球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前的63%顯著增長。
該報告預測工作空間的三種發展方式:
#1 家居企業設置
疫情迫使大多數人在家工作,餐桌、熨衣板、甚至花園家具都被用來搭建家居工作空間。但隨著遙距工作成為長遠趨勢,員工的臨時設置將變得更完善,並結合有效工作所需的企業級技術以打造更專業的工作空間。
#2 共享工作空間
共享工作空間將變得更為普遍,遙距工作的員工無須再受限於特定的辦公桌或位置,能夠靈活地與同事合作。全球這類空間在疫情前已增長40%,在目前情況下,這種趨勢肯定會加速發展,並為企業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營運方式。
#3 衛星辦公室
關閉或縮減辦公空間,顯然對減少營運開支有益處。企業將不再租用市中心的大型辦公室,轉而尋求分散在不同地區的小型「衛星」辦公室。Gartner的最新研究表明,13%的首席財務總監已削減租賃方面的成本。
share on
Follow us on Telegram and on Instagram @humanresourcesonline for all the latest HR and manpower news from around the region!
Related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