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on
亞洲處於職場變革前沿,科技進步、不斷演變的勞動力、以及不斷變化的社會規範正改變商業模式和我們的工作方式。
隨著受干擾的經濟在疫後復甦,企業面臨新的挑戰和工作方式。在一份名為《重振亞太區職場成功 — 首席人力資源總監觀點(Reviving Workplace Success in Asia-Pacific - Perspectives from CHROs)》的新白皮書中,Lim-Loges & Masters(LLM)分享推動亞太區職場成功的人力資源主要趨勢、挑戰和最佳實踐。
我們摘錄白皮書受訪者分享的一些關鍵引述(見褐紅色文字),以及與亞洲及周邊地區人力資源領袖相關的分析。
「要在當前就業市場保持競爭力,必須要有一個靈活的工作環境。即使自己毋需靈活工作選擇,制定相關措施亦變得越來越重要,這樣企業才能吸引最優秀的人才。」
世界各地的企業正迅速適應混合工作模式新常態,政策必須因此而作出修訂。然而,在亞太區實行遙距辦公並非易事,成功取決於了解當地文化和要求。例如,日本、韓國和台灣等地存在特定文化期望;在印度,遙距辦公可能更具成本效益,但面臨基建設施問題;遙距辦公在澳洲和紐西蘭越來越盛行,但必須符合當地的僱傭法例。因此,許多企業已因應各自市場採取新做法,沒有單一政策放之四海皆準。
報告引述一位亞太區人力資源領袖表示:「我們發現日本、韓國和中國的員工需要更多有關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指引。在這三個市場和台灣,我們提供指引讓員工可以數天在家或遙距辦公。」
「在澳洲、紐西蘭和新加坡等其他國家,員工可隨時到辦公室或在家工作,例如他們需要安排新人入職、與下屬進行一對一會面、或與項目團隊成員合作展開一個項目,但沒有固定規則。」
「多元是一個策略,因為你不應忽視招聘50%的人口,這是常識。」
亞洲企業重新評估戰略時必須考慮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原則。引述一位大亞洲區的人力資源總監表示:「今天的投資者期望企業負責任並照顧所有持份者。擁有良好ESG政策將成為必需,如果企業不解決這些問題,只會變得更糟,日後亦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每家企業都需要盡其所能『取悅』投資者。」
隨著市場對ESG實踐的意識不斷提高,亞太區企業一直在改變其願景和使命宣言,以納入更多可持續發展目標。這種轉變著重實施包容性政策,例如職場多元共融政策,以及員工福利和健康指引。
建立多元共融的企業文化可能需要進行組織重組,這需要徹底重新思考溝通、解決衝突/紛爭、以及為遙距團隊設定期望的方式。此外,亦要賦權和鼓勵員工採取主動和培養主人翁意識;將虛擬學習轉化為永久技能;調整招聘計劃以更好地定義職場價值觀;改善工作場所安全措施;為員工提供更多職業發展機會,並因應不同家庭需求提供彈性。
「只有為未來做好準備,才有希望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在瞬息萬變的銀行業尤其如此。通過積極主動,我們可確保業務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生存並蓬勃發展。」
為保持競爭力,人力資源領袖必須站在變革的最前沿,積極塑造其組織的未來,包括參與董事會對話和戰略決策。了解業務挑戰有助企業保持競爭力和成功,避免成為「古董企業」。
提供彈性和時間進行教育和培訓,有助確保員工保持參與和積極。此外,投資身心健康活動等舉措可降低壓力水平,慶祝成功可強調努力工作、合作和貢獻的重要,營造一個讓員工感到受重視和支持的環境可提高工作滿意度、生產力和敬業度。
延伸閱讀:亞太區受訪企業的ESG成熟度狀況
感謝閱讀我們的文章!如您有任何意見,歡迎隨時告訴我們 — 按此參加我們的2023年讀者調查。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shar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