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on
勞資政公平與良好僱傭聯盟(TAFEP)的專家表示,微攻擊見於日常互動之中,且往往被忽視,但與較直接的歧視一樣嚴重。
職場歧視可以有多種形式,而微攻擊往往被忽視。
微攻擊泛指在日常生活中,傳達出對邊緣化群體有某種偏見的隱藏互動或行為。這些通常是無意或間接的行為,因此極有可能被忽視。
簡言之,看似無害的職場日常互動可能存在微攻擊,而且與較直接的歧視一樣嚴重。
要在公司杜絕此類行為,最重要是及早識別微攻擊,並防患於未然。
如何在職場發現微攻擊
微攻擊往往難以斷定,但有一些共同特徵。
他們通常對某些群體抱有刻板印象和不公平假設,或對他們使用貶義稱呼。在某些情況下,使用英語以外的語言也可被視為一種微攻擊行為。
例如,一位主管使用普通話向不同員工傳達其工作指令,但沒有考慮到並非所有員工都懂得普通話,這可能會令員工感到被排斥,繼而導致日後更大的衝突。
如果員工不能完全理解這些指令,會妨礙他們恰當地完成工作,結果主管可能會因為他們表現不佳而給予他們不公平的懲罰。
另一種情況可能是主管認為年長員工需要較長時間來掌握新技能,或者他們只是在「等退休」,因此只派年輕員工接受培訓或只向他們分配新項目,這些是有缺陷的假設以至年長員工不公平地處於不利位置的例子。
反對歧視
如果放任微攻擊不管,尤其是領袖,可能會傳遞出歧視行為是可以接受的訊息。
不久之後,有害的刻板印象可能會變得根深蒂固,無意中營造出一種允許歧視、使歧視常態化、最糟的是令歧視長存的職場文化。
儘管名稱聽起來不太嚴重,但微攻擊是一個大問題,並會對員工及其職業產生負面影響,例如感到怠倦、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以及工作滿意度降低,因此僱主應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職場歧視。以下是創建公平共融職場文化並致力採取歧視零容忍政策的一些重要步驟:
- 注意自己的偏見和無意識偏見;
- 對員工的反饋持開放態度;
- 高調指出可能會被視為不尊重和歧視的行為或做法;以及
- 培訓員工,尤其是主管和經理,以管理多元化的員工團隊,並確保他們熟習勞資政公平僱傭守則,從而公平對待並尊重每個人。
領袖必須以身作則,樹立個人榜樣並意識到自己的偏見,才能採取具體行動應對工作上其他不可接受的行為。成為一個公平的僱主也會對業務帶來好處。當員工感到在職場上受到重視和尊重,他們會更加投入工作,並更積極地盡展所能。
TAFEP提供資訊和資源,協助僱主和人力資源專業人員緊貼人力資源最佳實踐。詳情請瀏覽tafep.sg。
感謝閱讀我們的文章!如您身在新加坡,歡迎與我們分享 貴公司的靈活工作安排 — 按此參加我們的簡短問卷調查。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shar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