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on
與男性一樣,退休/年老是女性成為非從事經濟活動人士的最常見原因,其次是為料理家務。
政府統計處出版《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2023年版)》,展示按性別劃分的統計數字和指標,藉以描述女性和男性在主要經濟和社會範疇中的情況。
主要統計數字如下:
| 女 | 男 |
2022年底人口數目 | 4,062,800 | 3,409,800 |
2022年勞動人口 | 1,890,300 | 1,886,000 |
2022年勞動人口參與率 | 52.9% | 64.7% |
2022年就業人士數目 | 1,823,700 | 1,789,500 |
2022年就業不足率 | 1.9% | 2.8% |
2022年失業率 | 3.5% | 5.1% |
2022年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港元) | 15,300 | 21,000 |
與2021年相比,2022年女性和男性勞動人口分別下跌了2.9%及1.9%,整體勞動人口參與率也有所下降(2021年:女性54.2%;男性65.8%)。在2022年,除了15至24歲人士外,女性勞動人口參與率在各個年齡組別都較男性為低。
在就業人士中,女性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由2021年的15,000元增至2022年的15,300元,而男性則由2021年的20,000元增至2022年的21,000元。按職業分析,機台及機器操作員及裝配員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按年升幅在兩性當中均為最高,女性和男性分別增加了15.4%及9.4%。
另一方面,2022年非從事經濟活動(即非勞動人口)的女性和男性數目為1,682,300人及1,028,500人。退休/年老是成為非從事經濟活動人士的最常見原因(佔所有非從事經濟活動女性的45.3%及相應男性的63.9%)。至於第二常見的原因,女性為料理家務(35.2%),而男性則為求學(19.2%)。
公務員隊伍方面, 2022年底有173,664名公務員,當中67,231名為女性,106,433名為男性。女性和男性的首長級人員數目分別由2021年中的555名及819名,增加至2022年中的572名及820名。女性首長級人員的比例由2021年中的40.4%輕微上升至2022年中的41.1%,而男性的比例則從2021年中的59.6%輕微下降至2022年中的58.9%。
至於參與公營架構諮詢及法定組織的非官方成員方面,女性數目由2021年的1,835人增至2022年的1,844人,而同期男性數目則由4,022人減至3,942人。
在教育方面,2022年有65.8%的女性具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男性的相應數字則為69.5%。另一方面,有32.0%的女性和37.5%的男性曾受專上教育。
其他數據包括:
- 女性和男性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分別從2021年的87.9年及83.2年下降至2022年的87.2年及81.3年。
- 2022年的已婚女性和男性數目為1,979,900人及1,797,900人,與2021年比較分別減少1.2%及0.6%。
- 在2021年,單親媽媽的人數為56,249人,約為單親爸爸數目(16,030人)的3.5倍。
談到本港的人口政策,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早前出席一個論壇時提到,政府已推出一連串措施,包括「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讓婦女互助的社區空間「社區客廳」、以及將在今年9月推出的「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試行計劃」,以鼓勵更多婦女參與勞動市場。
孫玉菡說:「我個人的看法是:若要讓更多已生育婦女願意重投職場,一個友善的工作環境和更有彈性的工作時間可能幫助更大,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此外,他表示勞工處稍後會推出新一輪《好僱主約章》。《好僱主約章》的目的是持續推動各行各業及不同規模(包括中小型企業)的僱主訂立合適的家庭友善僱傭政策,協助僱員同時兼顧工作與家庭,共同締造家庭友善的和諧工作間。
shar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