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on
短期獎勵(STI)較受歡迎,70%的企業用作支持其ESG指標,22%的企業則選擇長期獎勵(LTI)。
根據披露獎勵指標的企業數據,全球1,081家受訪企業中,四分之三的企業(75%)正在其高管人員獎勵計劃中,使用某種形式的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ESG)指標。
其中歐洲的例子最多,233家受訪企業中有91%這樣做,其次是英國,100家受訪企業中有89%這樣做。188家受訪亞太區企業(包括澳洲、中國、香港、印度、日本、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上市公司)中,63%的企業正使用ESG指標來獎勵高管人員。
深入研究數據之前,以下簡介每項ESG支柱涵蓋的指標:
- 環境 — 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相關的議題,例如負責任地使用自然資源、氣候變化、污染等。
- 社會 — 企業如何對待員工和客戶、健康和安全考慮、以及多元共融等因素。
- 企業管治 — 重點關注商業道德、董事會架構和獨立性、社會參與、聲譽和風險管理等議題。
數據顯示,全球四分之三的受訪企業(75%)在短期獎勵(STI)、長期獎勵(LTI)、或兩者兼備的獎勵計劃中,使用至少一種ESG指標。短期獎勵(STI)較受歡迎,70%的企業用作支持其ESG指標,22%的企業則選擇長期獎勵(LTI)。
以下比較ESG指標在各地區和各類計劃中的整體普遍程度:
與人力資源直接相關方面,64%的企業將人力資本指標納入其ESG計劃,其中:
- 48%表示這些指標與人事和人力資源相關
- 40%表示這些指標與多元共融相關
- 26%表示這些指標與健康和安全相關
-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都屬於ESG的「社會」支柱。
亞太區ESG重點
以下是與亞太區受訪者相關的一些有趣數據:
- 62%的企業在其獎勵計劃(STI或LTI或兩者)中使用至少一種ESG指標。
- 其中,24%的企業使用加權獨立ESG指標進行定量測量。
- 44%的企業將人力資本衡量納入其獎勵計劃,其中「人事與人力資源」指標最常用,佔36%。
就行業而言,亞太區以下行業最常用ESG指標:
- 金融 — 77%
- 能源 — 75%
- 材料 — 67%
- 必需消費品 — 65%
- 工業 — 60%
澳洲ESG重點
- 全部36家受訪企業(100%)在其獎勵計劃(STI或LTI或兩者)中使用至少一種ESG指標。
- 其中「社會」指標最常使用,全部(100%)企業均採用該指標。
- 97%的企業將人力資本衡量納入其獎勵計劃,其中「人事與人力資源」指標最常用,佔89%。
日本ESG重點
- 100家受訪企業中,62%的企業在其獎勵計劃(STI或LTI或兩者)中使用至少一種ESG指標。
- 其中「社會」指標最常使用,33%的企業採用該指標。
- 只有31%的企業將人力資本衡量納入其獎勵計劃,其中「人事與人力資源」指標最常用,佔19%。
新加坡ESG重點
- 20家受訪企業中,五分之三(60%)的企業在其獎勵計劃(STI或LTI或兩者)中使用至少一種ESG指標。
- 其中「社會」指標最常使用,55%的企業採用該指標。
- 55%的企業將人力資本衡量納入其獎勵計劃,其中「人事與人力資源」指標最常用,佔55%。
感謝閱讀我們的文章!如您有任何意見,歡迎隨時告訴我們 — 按此參加我們的2023年讀者調查。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share on
Follow us on Telegram and on Instagram @humanresourcesonline for all the latest HR and manpower news from around the region!
Related topics